从军数十载,退休后毅然回归乡村,只因为一群陌生的小孩故事的主人公是来自湖南益阳的傅伯,宝家业主傅女士的父亲。 因为他,我们才发现,原来乡村住宅可以不仅仅是一个安身之所,竟也可以是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精神寄托。 ![]() “行得正,坐得直,练武习武德,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说这话的老人身形挺拔,眉眼间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已然年逾花甲。 如今他每天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从自己家踱步到练功房,一声清脆的哨子,换来了一阵阵整齐划一却还略显稚嫩的呐喊。 问起开办武术班的初衷,傅伯静默了两秒,好似陷入了回忆,而后问我说:“你见过留守儿童的样子吗?” ![]() 在农村,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只单薄孤独的小身影,这个群体被人们称作:留守儿童。 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却不难从他们眼睛里看到对这个充满好奇的世界的诚惶诚恐; 他们总会用一种手足无措的样子置身于人群之中,虽然在生活区域里的人很多,却仿佛整个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 ![]() “我以前是一名军人,退休后经常从媒体上看到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网吧常客’、‘聚众赌博’、‘打架闹事’、‘偷窃’等等。 我在老家见过的这些孩子,皮是皮了点,但是懂得心疼爷爷奶奶,在家里帮着干农活、养猪放羊,虽然沉默寡言,心地却是善良的。 我就想啊,这些小娃娃们为什么会这样?缺失了亲情的他们,是想要聚合取暖,吸引关注吧?对于这种现象,我是不是可以尽我所能,做点事情?” ![]() 他认为,练武可以习德,打定主意便回到家乡,开办起武术班,只招收留守乡村的孩子练习武术,修身养性。 女儿女婿对老人的决定十分支持,只是心疼老人回乡还要住在以前破旧的老屋,每天早出晚归,生活却不得体面。因此,这才有了与宝家的缘分。 傅伯的女儿在宝家买了一栋A1感恩款乡墅,只愿在父亲回家休息的课余时间,这栋乡村住宅可以代替她给予老人慰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照顾。 ![]() 从最初的老屋整修,到练功房建起,从最开始的一两位学员到现在的桃李天下,傅伯已经率领着他的金刚罗汉门弟子参加过了无数湖南乃至全国各地的武术比赛。 看着当年在田间打滚的野孩子,满脸笑容自信地站在领奖台上,傅伯心中有说不出的复杂感情。 ![]() 离别前,傅伯的手对着我们比划了一下,说到:“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还能做多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是我们第一次从老人口中听到他对年龄的感叹,更多看到的,却是他少年意气般一往无前的孤勇姿态,仿佛从未经历过七十年岁月的磨洗。 ![]() 这是属于傅伯的乡村住宅,他谱写了乡村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内涵。 而宝家,何其有幸,成为这一片博大胸怀归乡的依托,至少,在宝家,他只是一个需要被悉心照顾的花甲老人。 |